首页  使用指南  注册登记  平台入口  培训考核  规章制度  学术活动  科学研究  大学生创新基地  联系我们 
ZX
 GL 
 JS 
 YQ 
GL
您的位置: 首页>规章制度>SOP>ZX>GL>正文
实验室持证上岗制度_ZXGL.40.020.140328
2014-04-08 15:10 李敏惠 

1                  适用范围

Ø        所有进入科研实验中心工作的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

2                  生效日期

Ø        SOP文件自2014328日生效。

3                  目的

Ø        详细介绍实验室持证上岗制度,明确各类科研实验人员职责,维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国家财产免遭损失,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行。

4                  职责

Ø        科研人员:认真执行本SOP的内容,并作好相关记录。

Ø        管理人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实验室持证上岗制度,并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对新进人员,包括科研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等负有培训及考核的职责。

5                  持证上岗制度

Ø        为保证仪器设备完好无损,保护国家财产免遭损失,更为了保护您和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心实行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要求每位科研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考核,获得各技术平台和仪器使用权限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

5.1           上岗证获得流程

Ø        注册考试酷获得ID号,完成实验室注册登记,开启门控,获胸牌和见习权。

Ø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加入平台及仪器的培训考核班级,参加培训。

Ø        平台考核合格后获相应平台使用权限的“上岗证”印章。

Ø        仪器的理论考试合格后,可获得“仪器实习权”。

Ø        仪器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并在胸牌盖该仪器的“上岗证”印章后,可获得仪器使用权,这时科研人员可单独使用仪器。

5.2            上岗证界定

Ø        中心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各技术平台和仪器都需要获得“上岗证”才能使用。通过考核后,中心会在科研人员的胸牌上盖相应平台和仪器的代码印章,一个印章代表一个“上岗证”,用以证明科研人员已取得相应“上岗证”,有权限使用该技术平台或仪器。

5.3           见习权”“实习权的界定

Ø        科研人员完成登记注册,获得校园卡门控开启权限,领取胸牌后,可获得“见习权”。见习权即为科研人员可在中心参观学习他人的实验操作,自己无实验操作权限,即“动眼不动手”。

Ø        科研人员通过仪器的理论考试后,可获得“仪器实习权”。即科研人员可在已获得该仪器“上岗证” 的科研人员指导下进行实习操作,带教指导的科研人员对仪器使用安全负责,即“放手不放眼”。

Ø        科研人员通过仪器的理论和操作两项考试,并在胸牌盖“上岗证”印章后,可获得仪器使用权,这时科研人员可单独使用仪器。

5.4           胸牌的使用

Ø        胸牌上包含科研人员姓名、ID号、照片以及通过培训考核项目的“上岗证”印章、奖惩记录

Ø        科研人员首次进入实验室登记后,实验室将发放胸牌,要求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

Ø        科研人员在使用平台或仪器时,如若其胸牌上无该项目的“上岗证”印章则视为违规操作。

5.5           培训与考核内容

Ø        培训与考核内容分为三个层面:中心层面,技术平台层面和仪器层面。

Ø        中心层面:为进入中心开展实验工作的必修课,须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入实验室,进一步选修各技术平台的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验室持证上岗制度》、《实验室安全手册》、《实验室培训考核制度》、《实验室防火防盗及水电安全管理细则》、《化学危险品与剧毒易爆物品管理细则》、《化学有毒试剂的保管与使用制度》及实验室应急事故处理等。

Ø        技术平台层面:为选择进入相应技术平台如分子室、细胞室、病理室等开展实验工作的必修课,内容包括各技术平台《科研人员工作手册》、《科研人员注意事项与常犯错误》等。科研人员可根据实验项目所需技术平台选择相应的培训项目,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入该技术平台开展实验工作。

Ø        仪器层面:内容包括各台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实验人员根据实验项目需要自行决定选修项目,考核合格后方能使用该仪器。由专人操作的精密贵重仪器不列入培训计划。

Ø        详细的培训计划参见《实验室培训项目汇总》。

Ø        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实验人数、实验性质等具体情况,对新进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频率为每学期至少一轮。

6                  培训安排与说明

Ø        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实验室运行情况制定培训计划,管理人员通过查询《实验室培训项目汇总》选择自己需要参加的项目,加入班级。

Ø        培训项目汇总提供的是本学期的授课计划表,具体安排也会在《实验室通讯》通知。

Ø        培训安排是先中心、后平台、再仪器的顺序。

Ø        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在培训后需签字登记。

Ø        培训的所有材料上传至科研中心网站(kyzx.cmc.edu.cn

7                  考核安排与说明

Ø        科研中心层面与技术平台层面的考核方式为笔试,仪器层面的考核方式分为笔试与操作考试两部分。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进入实验室以及使用仪器的许可。考核不合格者将不具有相应项目的使用权限。

Ø        考核需加入相应的班级。

Ø        考核满分为100分,合格线为90分。

Ø        培训后,管理人员在一周后安排考核。具体时间、地点将在《实验室培训项目汇总》及《实验室通讯》里提前通知。

Ø        考核的详细流程参见《实验室理论考核流程.》与《实验室仪器操作考核流程》

8                  监督措施

Ø        实验室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提醒、纠正取得中心、技术平台及仪器使用资格的科研人员在实验中的违章操作及不规范的实验室行为,预防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将实验室持证上岗制度落到实处。

Ø        监督的详细措施参见《实验室持证上岗奖惩制度》

9                  责任划分

Ø        未经考核合格,擅自进入实验室或使用仪器的行为,如有发现,从重处理。

Ø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均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未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或仪器SOP操作,出现事故造成人身、财产伤害,由操作者本人负全责。并根据学校及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

Ø        使用仪器时,如按照仪器SOP规定操作,出现事故,应及时上报管理人员。隐而不报者,一经查出,严惩不贷。

Ø        实验室管理员有责任不定期检查仪器使用者的使用权限,如发现无权限者操作仪器没有及时制止,实验室管理员负全责。

10             相关文件

11             参考文献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版权所有:成都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 Copyright 2005 kyzx.cm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