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Ø 提供关于人员防护与实验室基本操作的标准操作规程。
2 生效日期
Ø 本SOP文件自2014年4月1日生效。
3 职责
Ø 科研人员:认真执行本SOP的内容,并作好相关记录。
Ø 管理人员:培训、指导科研人员正确执行本SOP
4 内容
4.1 人员防护
Ø 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穿着工作服。
Ø 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洗手。
Ø 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和动物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
Ø 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必须戴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
Ø 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如去餐厅、咖啡厅、办公室、图书馆、员工休息室和卫生间)。
Ø 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Ø 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Ø 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Ø 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
4.2 操作规范
Ø 严禁用口吸移液管。
Ø 严禁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严禁舔标签。
Ø 所有的技术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Ø 应限制使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除了进行肠道外注射或抽取实验动物体液,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用于替代移液管或用作其他用途。
Ø 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主管报告。这些事件或事故的书面报告由实验室保存。
Ø 严格执行实验室有关处理溢出物的操作程序。
Ø 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
Ø 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必须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4.3 实验室工作区
Ø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Ø 发生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材料溢出以及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后,都必须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
Ø 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在废弃或清洁再利用之前,必须清除污染。
Ø 在进行包装和运输时必须遵循国家和∕或国际的相关规定。
5 相关文件
Ø 60.540.01.微生物实验室应急程序.doc
6 参考文献
Ø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WHO,第三版,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