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使用指南  注册登记  平台入口  培训考核  规章制度  学术活动  科学研究  大学生创新基地  联系我们 
首页
 通知公告 
 实验室通讯 
 FAQ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科研动态>正文
Cell Research:中国科学家发现ERK促进胰腺癌发展新机制
2015-03-17 10:15  
 
近日,来自复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 Cell Research  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磷酸激酶ERK能够对FBW7进行磷酸化促进其降解,这一过程影响了FBW7发挥其肿瘤抑制因子功能,促进了胰腺癌发生。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胰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可怕疾病,其5年生存率不到5%,是所有癌症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由于缺少有效的早期检测方法以及该种癌症初次诊断后的高转移率,只有15%~20%的病人能够进行切除手术。因此,提高临床治疗的实践性迫在眉睫,同时需要对PDAC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FBW7是SCF泛素连接酶复合物识别底物的一种重要组分,能够通过靶向多种癌蛋白促进其降解发挥肿瘤抑制因子功能。FBW7在基因组内的删除或突变常发生在多种人类癌症中,但并不会出现在PDAC。因此,了解胰腺癌中FBW7的肿瘤抑制因子功能如何受到损伤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在胰腺癌临床样本中发现FBW7低表达与ERK激活显著相关,ERK激活主要是由于胰腺癌中KRAS突变导致的。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ERK能够与FBW7直接相互作用并对FBW7的205位苏氨酸进行磷酸化,促进FBW7发生泛素化降解。研究人员将FBW7的205位苏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后,该位点抵抗ERK依赖性磷酸化,结果发现胰腺癌细胞增殖及肿瘤发生过程均受到显著抑制。
 
总得来说,这些结果揭示了癌基因KRAS突变是如何通过抑制肿瘤抑制因子FBW7促进胰腺癌进展,对于胰腺癌临床实践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分子基础。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版权所有:成都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 Copyright 2005 kyzx.cm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