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使用指南  注册登记  平台入口  培训考核  规章制度  学术活动  科学研究  大学生创新基地  联系我们 
首页
 通知公告 
 实验室通讯 
 FAQ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科研动态>正文
抗疟“新武器”:基因技术改变蚊子性别构成
2014-06-14 15:16  

抗疟“新武器”:基因技术改变蚊子性别构成

 

会叮人的雌蚊子是疟疾传播的最大帮凶。英国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10日报告说,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转基因技术,可大幅改变蚊子后代的性别构成,让雄性占绝大多数,最终致使蚊群在数代后无法繁衍,从而阻断疟疾的传播途径。

 

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员与美国、意大利同行合作进行的这项研究中,他们尝试给疟疾的主要传播者冈比亚按蚊注射一种内切酶。这种酶具有切割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可附着在X染色体上并起到破坏作用,使这些蚊子只能繁衍出雄性后代。

 

初期实验结果显示,用这种基因技术改造过的蚊子所产后代中,约95%是雄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到第6代时,这些蚊子会因为缺少雌性而无法繁衍。研究人员据此认为,如果将这一方法运用到自然界,可有效阻断蚊子的繁衍,使特定种群灭绝,从而大幅减少疟疾等传染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说,这是首次在实验室里成功抑制雌性蚊子的产生,尽管这项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它有望为抗击疟疾提供更加有效、廉价的新方法,有助于最终阻止疟疾的传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2年全球共出现超过2亿例疟疾病例,超过60万患者死亡,其中大多数病例发生在非洲,而冈比亚按蚊则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最主要的疟疾传播媒介。

 

原文检索:

Roberto Galizi, Lindsey A. Doyle, Miriam Menichelli, Federica Bernardini, Anne Deredec, Austin Burt, Barry L. Stoddard, Nikolai Windbichler & Andrea Crisanti. A synthetic sex ratio distortion system for the control of the human malaria mosquito.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 June 2014; doi:10.1038/ncomms4977

 

转载原文出处:http://www.bio360.net/news/show/10500.html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版权所有:成都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 Copyright 2005 kyzx.cmc.edu.cn